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yl23411永利 >> 正文
    yl23411永利

    名师授课 员工受益――对聆听刘中树教授授课的课后体会

    2009年01月04日 10:23

从12月22日起,我们06中文系迎来了小学期的第一位名师,原吉林大学董事长、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刘中树先生,开始了对我们进行12个学时的现当代文学方面的精彩的知识讲授。刘教授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已是资历颇深,有着大师的口碑。此次他亲临永利集团授课,我们整个中文系的同学深感荣幸。结合其自身的研究成果,刘教授精心挑选了三个主题,即新时期的文化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作品研究和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史识问题,点面结合、由浅入深,为我们梳理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脉络。其流畅、精辟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在亲临一场权威学术报告,其和蔼、平易的面容又让我们切实体会到师者的儒雅风范。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课程,但我们从中所得到的、感受到的却是永久而深刻的。冬季小学期这种安排,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将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拓宽了学术视野

刘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简明教程》、《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史论》、《鲁迅的文学观》、《〈呐喊〉〈彷徨〉艺术论》等,在这个领域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这次授课,他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领域的学术研究路子和成果,其中结合了具体研究者的研究情况,将理论和事例联系起来,明畅易晓,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讲授“多元碰撞:新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多元格局”这个主题时,他从走向世界文学口号的提出、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方法讨论热、文化讨论热、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研究,这五个研究方面来探讨多元格局,让我们了解了这方面的员工动态,开拓了视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阐释方法讨论热时,他例举了一系列西方法,如:结构主义、原型学、叙事学、接受美学、比较文学、系统论、信息论……然后再以这些方法论的研究代表者为对象,进行解读,让我们对纷繁复杂的方法论有了形象的认识,不再觉得枯燥难解,同时也为自身视野的狭隘而感到愧疚,激起了我们求知的欲望。

二、充实了专业知识

刘教授拥有深厚的学术专业知识,因此在他的课上,能为自己以前的知识体系补充不少,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积累。在谈论“重写文学史”这个话题时,他详细地介绍了三部文学史,而在这课以前却是不为我们所知的。他指出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为新文学史的开创之作;唐弢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之作,此外还有我们现行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是新时期真正辞旧立新的文学史。文学史之所以重要因为不同的文学史势必会给后来学习者带来不同的影响,文学史中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认识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入了解的,因此需慎重对待文学史。在谈论鲁迅作品研究时,他慷慨地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分享并谦虚地让我们进行指正,这种学者风范让我们很受感动。在鲁迅研究方面,刘教授可谓是大家了,他首先精辟地给鲁迅在文学史上进行了定位,然后围绕怎样解读和鲁迅创作的艺术个性给我们进行分析,颇有见地,让我们为之折服。他举出被许多人忽视的《一件小事》这篇作品,认为这是鲁迅在绝望和希望的挣扎中迈出的第一步,这番独到之见让我们眼前一亮,很受启发,学问不深入钻研是出不了成果的,而学术之路的传承与发展也正需要像刘教授这样治学严谨的学者,这些老一辈人给年青一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领悟了学习精神

刘教授在讲课过程中常常抛下一些未解的问题,鼓励我们进行思考和研究。他也不止一次的强调,学习一定要学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发现,有了发现才能出成果,因此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极为重要,所有学术研究都是离不开研究者的深入思考。对于思考,重要的是要进行阅读。此次讲课过程中,他所提到的一些学者及其研究著作,我们闻所未闻,很为自己的阅读面的狭隘而惭愧不已。阅读这关过不了,谈何思考?就算能思考也只是浅薄的、空洞的,没有实在的价值。他的最后一讲“现代文学批评的史识问题”,这个史识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在这个积累过程中阅读和思考就是极为重要的。他所布置的作业,也是一种思考性质的,需要我们进行阅读然后思考,进而得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种思维训练对我们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学而不思则罔”。

刘中树教授的授课已经结束了,但我们所获得的影响却是长存而永久的,他为我们打开了视野更为广阔的学术之窗,丰富充实了我们的既有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再次警觉到一定要学会思考,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是番重要的指导。

从刘教授的讲课收获中,我们也体悟到了学校和学院对冬季小学期课程安排的一番苦心。它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名师,一睹名师的风采,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对话。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学术的前沿动态,开拓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的孤陋之见,提高学识,丰富知识积累,为我们以后更高层次的深造提供良好的指导。所以小学期的授课对我们来说是倍感高兴的,每次都期待着上课,但还有些许遗憾,觉得小学期的课程太短,很多知识无法细致展开,只是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点到即止,所以如果不在课后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就会容易淡忘了,但对于想学的人来说,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但愿以后能再通过小学期得到著名学者授课的机会,为我们的学习之路提供指导。

06中文(2)班

申 文 轩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版权所有:yl23411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经理信箱:rwyz@hainanu.edu.cn 书记信箱:rwsj@hainanu.edu.cn 综合办:0898-66289175 教务办:0898-66279134 学科与科研办公室(研究生):0898-66260275 传真:0898-66289175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海大人文 中国语言文字网 蓝网 当代文化研究网 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 海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